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是世人對株洲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的無限贊美。
醴陵陶瓷生產(chǎn)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釉下彩瓷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但當時只是以赫色顏料簡單地點彩來裝飾瓷器,還沒有刻意地繪制紋飾。
真正的釉下彩繪瓷出現(xiàn)在唐代。當時湖南的工匠們以氧化鐵,氧化銅為彩料在素坯上繪出不同的圖案,或?qū)懮衔淖、詩句,然后施青釉?jīng)1220℃-1270℃高溫燒制……
已經(jīng)與釉下五彩瓷打了20多年交道的工藝美術(shù)大師彭毅,這項技藝,依然散發(fā)著獨特的光輝。
本報記者 鄧蓉 實習生 高聰 株洲報道
三層煅燒,70多道工藝打造出的精品
當一件珠圓玉潤、晶瑩剔透、色彩繽紛的瓷器擺在你的眼前的時候,你肯定像記者一樣張大了嘴巴,在為此精美絕倫連連叫絕的同時,肯定也忍不住心里疑問:這么精美的東西,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對于這份驚訝,彭毅大師很平靜地告訴記者:“這里面學問大了,每一件精品,都要經(jīng)歷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呢”。
以細膩著稱的釉下五彩瓷,離不開這原材料的使用。雖然大多都是混合高嶺土、長石、石英,“但還是要運用球磨、過篩、除鐵等工藝進行篩選,純凈程度不同,品質(zhì)也就不同。”在經(jīng)過拉坯、滾壓等工藝制成坯體后,便要經(jīng)歷這醴陵獨有的“三燒制法”。
“第一燒,就是把這坯體放入高達800°的窯爐里進行素燒”,彭大師告訴記者,“釉下五彩瓷坯體很薄,這一步就是要讓坯體中碳酸鹽、水分等揮發(fā)掉,增強坯體的強度。”
打磨之后,就要進行上釉。通常都是使用石灰釉和長石釉,這兩種釉透明度高,使產(chǎn)品的釉面看上去比較光潤瑩徹。上釉之后,進行第二次素燒,“這是要穩(wěn)定釉質(zhì)”。
“兩燒”之后,就要在這層薄薄的釉面上進行彩繪。將圖案和色彩填好之后,第二次噴上釉質(zhì),送入1380°-1480°的窯爐中進行高溫煅燒成瓷。此為第三燒。
“畫面和釉是一次同時燒出來的,而不像其他瓷器,先燒成瓷再進行彩繪。這樣子的釉面顯得更為通透,畫面在釉下,看得見,摸不著,同時又保留著水分,使顏色看上去水靈靈、亮晶晶,更加溫潤。”說到這里,彭大師顯得很自豪:就是這釉下的繪制技藝和高溫的燒制,才使釉下五彩瓷散發(fā)出了“白如玉、明如鏡”的氣質(zhì)。
雙鉤分水填色,將黑線變白線的神奇
釉下五彩,顧名思義,就是瓷器的色彩沉淀在釉質(zhì)之下,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樸深沉,淡妝濃抹,無不相宜。彭毅告訴記者,這樣的效果,就是因為用了一種叫做雙鉤分水填色的特殊技藝,還能將黑線變白線,真是神奇。
而這,就是釉下五彩瓷的精髓所在。
首先,要將印在白紙上的圖案“拍”在坯體上,然后用毛筆進行勾線。“毛筆沾的是一種碳素顏料混合上油料,用這種顏料在釉面把畫面的輪廓整體勾勒出來,此謂雙鉤。”
雙鉤過后,就要進行填色。釉下五彩顏料也很特別,除著色金屬化合物外,還摻有大量的無色氧化物(如石英、長石等),這就大大提高了彩料的明亮度,降低了飽和艷度,“當顏料里的顏色水碰到勾線里的油時,因為油水不容,水就不會流動,色彩也就自然沉淀下來。這就是分水”。
然后送入高溫燒制。“成瓷后,碳素的黑色勾線就消失只留下坯體的基色了,因為這種材料在400°-500°的溫度下就會自然揮發(fā)。”這就是那令人驚奇的釉下五彩瓷黑線變白線的奧秘所在了。
彭毅告訴記者,看似簡單的工藝制作卻對技藝要求非常之高,不僅要有精湛的美術(shù)技能,還需要對釉下五彩瓷的繪畫特性非常熟練,“比如說哪些地方顏色要圖得厚一些,哪些要薄一些?而且色彩在成瓷前后還會有差異,哪兩種顏色調(diào)出來好看?這都需要多次的嘗試,積累經(jīng)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