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秋的大花籃為他奠定了陶藝界的地位。
“誰想窮,燒紅釉。”這是陶瓷行業(yè)中流傳的一句話。
中國陶瓷藝術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在眾多色彩斑斕的瓷器中,紅釉瓷一直是稀缺品。皆因紅色釉不耐高溫,燒制非常困難,有“千窯一寶,十窯九不成”之說。
然而,農民蔡光秋偏偏就與這一千古難題杠上了,而且,野心還不小,他想要實現(xiàn)批量生產紅釉。
沒人能料到,他真的做到了。而今,他已有多件紅釉作品被中南海收藏,其中兩件大作還創(chuàng)造了兩項世界之最。
不甘平庸的種子
1953年,蔡光秋出生在楓溪蔡隴村的一戶普通家庭。他說,在過去的58年人生中,飽嘗艱辛,“農工商學兵,我每一行都干過!”
小時候,因為家庭成分問題,蔡光秋只讀了小學。之后,他留在家里種田、放牛。因為聰明能干,17歲的他被推選進當?shù)氐奶沾蓮S學藝。
一年后,一心上進的他放棄陶藝,毅然跑去當兵。在部隊,他經歷了各種鍛煉,造就了不屈不饒的意志。6年后,他回到村里,一邊挑起村干部的重擔,一邊又重拾當年半途而廢的陶藝。
改革開放后,當?shù)靥沾蓸I(yè)熱鬧起來,不甘寂寞的蔡光秋決定單干。雖然有制陶的底子,可在楓溪這個能手云集的地方,蔡光秋的競爭力有限。連續(xù)幾年,他發(fā)展得并不太順利。
他知道,在這行,平庸就等于失敗,他必須找出一條能夠讓自己脫穎而出的路子。
千古難題踩腳下
那時候,楓溪有不少人嘗試燒制紅釉。但由于高溫大紅釉對燒成條件極為敏感,質量不穩(wěn)定,成品率較低,無法形成規(guī)模生產,實驗者通通以失敗告終。“有的人還因此破家!所以才有了‘誰想窮,燒紅釉’的說法。”
蔡光秋卻從中看到了機會,“誰能燒出紅釉,誰就能發(fā)達。”
自小凡事爭第一他認為,“越有難度,越有突圍的機會。”紅釉在我國歷代都是名貴珍品,人們用“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鈞瓷是紅釉的一種)”來形容紅釉的價值。但燒制紅釉一直是一道千古難題,更是歷代能工巧匠們的夢想。
蔡光秋決心突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shù)年摸索,無數(shù)次失敗,2002年,蔡光秋終于掌握了紅釉的燒制技術,并在此后逐漸完善。雖然技術還不穩(wěn)定,但紅釉的成品量較之前已大大提升。“以往紅釉無價,現(xiàn)在幾百元就能買到一件紅釉瓷了。”
創(chuàng)制盛世極品
此后,蔡光秋沒有停住紅釉研制的腳步,在成功試制出高溫紅釉陶瓷的基礎上,他結合潮州的一些本土工藝,制作出了不少獨具特色的紅釉作品,更有紅釉宮燈等多件作品被收藏在中南海。
2005年,蔡光秋第一個大型作品出爐,那是一個直徑108厘米、缸壁厚約1.5厘米、重為140多公斤的“紅釉大瓷缸”,被認為是高溫陶瓷大紅顏色釉中的極品。
“歷經三年時間,從設計、原料精加工、配方、成型等各道工序進行反復試制才完成的創(chuàng)作,入選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最大瓷缸。”蔡光秋介紹。
2007年,蔡光秋另一件作品再次引起轟動。由他設計,聯(lián)合7名工藝師歷時一年多創(chuàng)作而成的一品紅釉“盛世瓷花籃”——花籃實體高1.8米、寬1.18米,為六角六邊形,籃體采用三層鏤空寄花的方式,籃面花卉近千朵,連同瓷鏈、鏤空陶瓷燈籠以及雕通圓瓷片等組成的陶瓷掛件,顯示出高超的工藝水平。蔡光秋再次刷新了世界之最的紀錄。據(jù)了解,此花籃價值上百萬元。
這些作品為蔡光秋在陶瓷行業(yè)爭得一席之地;叵氤晒v程,他說,只要敢想敢做,就有成功的機會。“誰能想到,農民蔡光秋會成為今日的陶瓷藝術大師。我不過是小學學歷,卻有陶瓷學院欲聘我做客座教授,我憑的就是一手過硬的技藝!”(記者 蘇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