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的部位有口、頸、肩、腹、脛、足之分,頸肩部常有附加部件,名之為“耳”。耳多見于瓶罐類器物!犊脊び·栗氏》:“其耳三寸”,疏:“此釜之耳,在旁可舉。”設(shè)“耳”原是起到提舉的作用。
陶瓷器物之“耳”式樣豐富,時代特征明顯。新石器時代彩陶罐的扁環(huán)耳,西周原始青瓷上的索耳,在宋代官窯、哥窯、龍泉窯等的瓷瓶上衍變?yōu)樨灦Ⅵq耳;元代瓷罐上采用鋪首,明永樂、宣德、正德年間瓶上的戟耳,嘉靖時的獸耳、活環(huán)耳都頗為新穎;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制瓷工藝精湛,設(shè)計出螭、象、羊等象形耳。
一、“耳”的分類
按制作工藝特征可分為:
1.平貼式:貼在器物的表面,外形如浮雕。常有鋪首式耳。鋪首是門上用以銜環(huán)的底盤,作獸形,其作用是鋪首與銜環(huán)碰撞而發(fā)出聲音。罐類器物多選鋪首耳。平貼在器物上,略高于表面的又稱“呆耳”。
2.粘接式:一般為動物圖案“耳”和帶狀“耳”,有象耳、螭耳、鳳耳、鹿耳、犧耳、如意耳、貫耳、綬帶耳、出戟耳、套環(huán)耳等,突出于器體之上。
圖:景泰藍手繪10寸龍鳳瓶
二、“耳”的制作工藝
首先用設(shè)計的“耳”式樣制成模,將泥料入模,印坯成型為部件。第二步要分辨器物胎體在做坯成型時的旋轉(zhuǎn)方向,再確定“耳”在器物上的部位,粘接時充分把握并確定“耳”與器物底面的傾斜方向和傾斜角度,以確保燒成瓷后“耳”是垂直向下,不偏不欹。第三步彩繪(釉下彩)、上釉、燒成瓷或上釉、燒成瓷、彩繪(釉上彩)。
隨著燒制工藝的進步,套環(huán)耳由粘環(huán)發(fā)展到活環(huán)。比如元代、明代的獸耳套環(huán),嘉靖時相似的獸耳套環(huán)下垂,制作時刮削掉“耳”與“環(huán)”相接觸處的釉料,掛著燒成后,即成為活動之環(huán),但留下欠釉露胎的瑕疵。到清代乾隆年間工藝有了革新,在“耳”與“環(huán)”都上滿釉后,用細小的支釘撐住活環(huán),留下小的空間,避免“耳”與“環(huán)”之間接觸而釉溶粘連,燒成后敲掉支釘,不易看見無釉支釘截面。
器物的“耳”與器身用泥粘接附著并形成棱角,燒成后常在耳部出現(xiàn)裂痕或縮釉、缺釉的毛病,所以燒制成本高的高溫銅紅釉沒有帶耳器物。帶環(huán)耳的器物工藝難度大,不易制作,較不帶環(huán)耳的器物更少些。
三、“耳”的審美與文化內(nèi)涵
“耳”的造型可分為寫實式和變形式兩種。元青花獸耳蓋罐常以模塑獸耳作銜環(huán)狀,再用青花繪怒目、張口、露牙、揚須,增添了器物獰厲神秘色彩。明宣德梅瓶上也偶爾效仿。飾以寫實式“耳”的器物,如著名的明弘治黃釉描金犧耳尊之犧牛耳,清代流行的“象耳”等。
常見變形式的“耳”有螭耳、夔耳、象耳、如意耳、綬帶耳等。動物圖案式“耳”貼于器物兩側(cè),頭部向上,有攀援之勢。這類耳的兩端粘接于器物的頸肩之間,它把一定空間包容在“耳”中,作為器物形體的一部分,構(gòu)成器物實體與“耳”包容空間的虛實形態(tài)對比。而帶狀本身亦在空間有凌空飛動之感,與器物本身產(chǎn)生動靜的變化。
“耳”的造型與瓶體造型有密切關(guān)系,兩者主次要呼應協(xié)調(diào)有變化。“耳”的裝飾也體現(xiàn)藝人獨具之匠心。因為“耳”在器物上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乾隆年間,皇帝還直接下旨令改動“耳”的式樣。乾隆七年(1742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監(jiān)高玉交“青花白地雙云耳六方尊”一件,傳旨:“此尊花樣、款式甚好,著唐英照樣燒造幾件……其尊耳子不好,著唐英另改好款式耳子。再照此尊款式、花樣收小些燒造幾件……”(據(jù)《清檔》“乾隆紀事”)。青花龍紋壽字螭耳六方尊應是唐英遵命依原樣改“云耳”為“螭耳”后燒造數(shù)件中之一珍品。
瓷之“耳”或“環(huán)耳”也受到文人關(guān)注。以倡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在《瓶史》中云:“瓶忌有環(huán),忌放成對。”同時代的張謙德在《瓶花譜》中也持相同的觀點。大概是環(huán)耳器物頗有家堂香火之氣息,用于插花者,講究參差變化,意態(tài)天然,兩者湊合終不倫不類。
器物之“耳”,不僅僅是器物形制之一部分,與器物上的裝飾題材和藝術(shù)構(gòu)思一樣,還是文化的載體,蘊含有深邃的內(nèi)涵。瓶上之“象耳”寓“太平(瓶)有象”之意,瓶上之“如意耳”挽下垂飄帶(或系“”字形),寓“萬代(帶)”之“平(瓶)安如意”。
明弘治黃釉描金犧耳尊,犧指古時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色純曰犧)犧牛,就是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牛。作為明代宮廷祭祀之器,此尊的肩部兩側(cè)對稱的牛頭形“耳”較為真實具體,尊通身也施以純黃釉,烘托了莊嚴而肅穆的氣氛。清雍正青花祥云白龍紋夔鳳耳瓶,青花勾繪祥云,用刻劃法表現(xiàn)的云中白龍,瓶肩塑夔鳳耳,復以青花點睛描羽,瓶上“龍鳳呈祥”一派瑞氣。
雍正年間有一種特殊的“鳩耳”,以上尊“耳”作鳩首狀,或為具象的鳩鳥形,其內(nèi)涵頗為豐富。在古器物中,有以鳩鳥造型作裝飾的玉器“鳩杖”。一說見《水經(jīng)注》卷七引應劭《風俗通義》:“高祖與項羽戰(zhàn)于京索,遁于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止鳴其上,追者以為必無人,遂得脫。及即位,異此鳩,故作鳩杖以扶老。”鳩鳥對漢高祖有救命之恩,因此作鳩杖以扶持老人。二說見范曄《后漢書·禮儀志》:“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之以麋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噎是食塞咽喉,明文震亨《長物志》解釋云:“蓋老人多咽,鳩能治咽故也。”
清乾隆玉鳩首杖雕刻一鳩鳥棲于彎杖上,杖下端為一上仰的羊首,羊口承接杖與鳩,杖上還刻有乾隆御制五律詩,配有紫檀木座,座底也刻有同一首詩。此器為仿漢玉鳩首杖(見《西清古》)。詩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收錄于御制詩四集卷十九),《題和闐玉鳩首杖頭》:“鑄銅及削玉,(原注:內(nèi)府有漢銅及玉鳩首杖頭)鳩首杖頭為。養(yǎng)老漢朝制,貢珍西域馳。因他食葚譬,(《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葚,桑實。據(jù)說鳩吃了桑葚能醉,比喻女子不要沉溺在愛情里。此句是說《詩經(jīng)》早有借鳩食桑葚為喻而在此引發(fā)啟示。)啟我教民思。設(shè)曰資扶策,將留待異時。(原注:予嘗有八十五歲歸政之志,彼時或需杖扶持,今則無藉乎此也。)”作為官窯器青花尊之鳩耳,自然包含有此詩的真意,傳達了乾隆皇帝提倡從漢代以來就形成的養(yǎng)老、敬老的制度。
陶瓷之“耳”,由最初實用性發(fā)展到裝飾性,由直觀的審美性到深隱的文化性,反映了我國“器以載道”的厚重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