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郢都,同年五月五日,被流放的三閭大夫,著名詩人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自沉于汨羅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這千古絕唱亦隨之而去,留給華夏子孫無限思念。龍的傳人從此以端午節(jié)來祭奠這偉大的愛國者,緬懷這壯懷激烈的氣節(jié)和風骨。
虎年的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在這舉國悼念的日子,粽子寄托了人們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慨。然而,在這利欲熏心的年代,粽子和月餅一樣,不知摻進了多少銅臭味。你買到的粽子可能有沙子,有蟲子,有腐爛變質(zhì)的糯米,有陳年發(fā)霉的紅棗,甚至還有長蛆的豬肉。至少,我是不放心去購買粽子,以免玷污了對這千年英靈祭奠的神圣。
自己包粽子并不難,糯米是最基本的原料,剩下的是你喜歡的任何調(diào)味品,諸如紅棗、蛋黃或者火腿之類。把糯米久泡之后,然后煮熟,再用粽葉包上紅棗,然后就可以放到蒸籠里蒸了。視火力大小和蒸籠的不同,蒸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農(nóng)村的柴火是很快的,可是城里的燃氣就有些慢了,而且味道也相差較遠。
太太這些天又在包粽子,因為兒子和我都非常喜歡吃。前天都已經(jīng)是今年的第三次了,這還不包括幫別人包粽子?墒牵@一次,太太大概是想創(chuàng)新一下,于是把糯米泡好之后,直接包起來上蒸籠。這大概是基于蒸糯米酒的常識,因為做甜酒都是把糯米泡好之后,直接上蒸籠的。兒子和我早就眼巴巴的盯著那蒸籠了,盡管遠不如農(nóng)村老家蒸的好吃,但身在深圳這種城市,這已經(jīng)算得上是美味了。等到粽子出籠,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夾幾個到碗里,可是一口咬下去,卻發(fā)現(xiàn)這次蒸出來的粽子很硬,又不爽口,兒子很快就抱怨了,“難吃,媽媽,這次的粽子好難吃”。太太便告訴我們,這次沒有煮,少了一道工序。這我就明白了,因為水分少啊。
晚上,太太打電話跟姐姐交流經(jīng)驗,姐姐便傳授她的經(jīng)驗,每次想做什么新花樣的時候,都只先做少量的試試,等實驗成功了,再做多一點。看起來,似乎很平凡的幾句話,仔細想想,這就是管理,生活即教育,生活即管理。企業(yè)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之前,往往都會有實驗室開發(fā),樣機制造等過程,這兩者之間的道理有什么區(qū)別嗎?
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也是一樣,不能違反基本的業(yè)務流程(泡糯米——煮糯米——包粽子——蒸粽子)。
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女的關愛是無私的,做好吃的,首先是有一個良好的愿望,無論多么辛苦,也要全力以赴,這才是真正的顧客至上。一個企業(yè),只有它的理念正確了,諸如美的之類拿顧客當白癡的企業(yè),就算一時強大,那也是兔子的尾巴。
有個外國人,提出了一個學習型組織,于是眾人大肆吹捧,似乎自己知道這個概念之后,企業(yè)便能長命百歲了。我仔細想了想,太太與姐姐的交流不就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其根本動力在哪里?是金錢嗎?是地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