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兒媳婦向我請教這些年的理財心得,我認為,理財就是“算計”著如何把日子過好,以下是我多年來的理財經驗和心得體會,跟大家共同分享。
一、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要受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家庭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很不錯了,我常年記流水賬,每月開支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房費、煤氣費、水電費和孩子的學費拿出來,其它的便用于日常支出。到了月底如果出現赤字,就從賬目上查找,如果有節(jié)余就適時地改善一下生活,F在生活富裕了,我依然記賬,這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樂趣了。
二、不浪費、低碳生活也是理財的一種。比如我利用“冰箱貼”的方法防止遺忘,提示冰箱里儲存的食品,減少開冰箱的次數,省電不說,還吃新鮮東西。另外,我把節(jié)日收到的禮品都做詳細的登記,名稱、種類、保質期一目了然,吃不了的就讓孩子們拿走。還有將衣服攢在一起用洗衣機洗,小衣服就用手洗,既省了水又鍛煉了身體,還符合現在的低碳生活。
三、時尚、時髦的東西可以嘗試,但不貪婪。1995年我進入股市的時候還沒有電腦呢,大家都聚集在大廳里看盤。經過自己研究后,在股價低的時候買入,稍微賺一點就拋掉,幾年下來賺了一萬多塊。我的經驗是不要輕易相信股評專家的說法,至少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要自己分析思考,還要克服恐懼和貪心的心理。
四、儲蓄應成為老年人的首選,但不要盲目儲蓄,要選擇最合算的方式。我把每個月的節(jié)余辦個零存整取,它的利息比活期高不少,目前1年期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是1.71%,而活期儲蓄僅為0.36%。如果每月節(jié)余稍多,可將零存整取換成每月存一張定期,一年期定存年利率為2.25%,高出零存整取利率54個基點。每月定存不僅可分享更高利率,而且每月都有資金到期,就現金流而言,也更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