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以奇石、奇樹、奇水、奇洞構(gòu)成奇特的景觀,令人百游不厭,每一次登臨都有新的感悟。一位學者道:“人與山相逢,便會產(chǎn)生奇跡。”九仙山之靈山秀水構(gòu)成了獨具韻味的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古瓷都德化縣西北部,距縣城40公里,主峰海拔1653米。九仙山是德化佛教的發(fā)源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
前不久,與3位朋友乘著夜色登了一回這座名山。以前外出旅游的時候,不論是登山還是看海,好多時候是被滿眼的人攪了興致,這次幸運得多,一進山門就覺得一股靜靜的氣息撲面而來。夜宿于山上的小招待所,山頂?shù)囊雇砝涞们謇钜箯澰吕C在天空,讓我們拍到一幅月亮下的云海的的奇景。從山中體驗人類久違了的荒郊野趣,享受遠離塵世浮華喧嚷、返璞歸真、沐浴自然的閑情逸致……事實上,山野為人生所必需,它是江河之源,也是生命的源泉。
巖石是山的風骨,是山的脊梁,沒有石頭,山便挺不直身軀,昂不起頭顱;石又是山的靈魂,沒有石頭,山便露不了個性,顯不出精神,巖石崢嶸的山才更像一座山。九仙山是巨巖隆壘而起的,正因為有這么眾多的石頭山,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石刻、石雕、石洞、石佛……才凝鑄成九仙山石頭的史詩。有唐代開元年間建的靈鷲寺、彌勒石刻造像和宋代的仙峰巖(現(xiàn)改為廣欽寺)、普陀巖遺址,元代至元年間的戴冠觀音石刻造像,明萬歷年間建的永安巖寺,還有兩株植于明代以前的古椿樹。
清晨,上了九仙山頂?shù)臍庀笳居^測臺,云霧中遠眺靈鷲巖,氣勢磅礴,云霧繚繞,更掀起追憶逝去的時光。唐初,福建沙縣梅列鄒無比在九仙山牧牛,種菜,長期修行說法,后坐化成佛。開元四年(716年),信徒為其塑像崇拜,奉為“鄒公祖師”,并以石柱石梁建靈鷲巖奉祀。寺的墻、柱均為石筑,釋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為石雕。明代萬歷年間柱礎重修,新建山門石坊。德化知縣楊文正“一方凈土”題匾和永春知縣廈忠“勝跡維新”題匾曾高懸于坊上。大學士張瑞圖、太仆卿丁啟睿、狀元學士莊際昌、進士戶部主事鄭沛、邑司訓甘天訓的題刻牌匾懸掛于主殿兩側(cè)。清初整修兩殿,增置巖田。該寺在明清時代一度成為本省尤其是閩南一帶佛教活動的中心之一。據(jù)清乾隆版《九仙臨峰譜》載:明弘治年間(1488—1504年)由福州鼓山(禪宗派)密的宗第四徒僧道盛(號一齋)來德化主持大白巖,授徒18人,萬歷年間往九仙山靈的鷲巖,自成九仙派系。其門徒陸續(xù)到尤溪、大田、永春、同安、漳州、泉州、沙縣等地傳教。九仙山靈鷲巖寺歷經(jīng)滄桑,寺已頹毀。1988年初,原靈鷲巖住持釋寬凈法師的倡議重建,得到美國蒙特利公園市般巖修德善堂賢助,華裔宏仁、宏華等眾信徒的捐資百萬元。同年10月28日,釋寬凈法師、妙法女居士專程從美國前來九仙山為的重建靈鷲巖寺奠基,歷經(jīng)兩年,該寺大雄寶殿、觀音殿、禪房、鐘鼓樓、外山門的等九座殿宇先后落成。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寺匾。宏的仁、宏華和王震、妙法分別捐獻緬甸玉佛三尊、泰國金銅佛兩尊,使千年古剎重的放異彩。
上午九點陽光燦爛,心情也隨之晴朗,我們見到幾位小學生在在蓮花峰游玩,這群小伙伴昨晚上山原本要找尼姑庵,卻迷了路,在夜晚七點發(fā)現(xiàn)廣欽寺,被寺中僧人收留,安排住宿和伙食,第二天還帶著小學生到山尋趣,恰巧成了我們拍攝的模特。主峰蓮花峰是叢林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狀縱裂的花崗石組成。遠觀,像一朵蓮花含苞待放;再遠眺,則如盛開蓮花。小學生在蓮花峰舞動雙手大聲向我們呼喊。獅子峰是一座巨大的石峰,凜然云表,形狀如同一只傲視蒼天的雄獅。
到了彌勒殿,碰到二十年前的一名學生。學生在九仙山由政府聘請當了十多年的護山人,對九仙山的一草一木了如家珍。帶我們細看元代至元年間的戴冠觀音石刻造像。 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為佛教大乘菩薩之一,通常與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并重,合稱“西方三圣”。佛經(jīng)傳說,此佛慈悲為懷,法和無邊,廣化眾生,善于諸般變化,故有水月、白衣、坐獅、立磐、合掌、多面、渡海、千手、立蓮等各種形象。 由于自然造化,引來了許多觀覽者駐足流連。這一神奇的石雕景觀,其頭冠、面孔、肩臂、軀干等清晰輪廓,與民間流傳的觀音特征極為相似。最神奇的是,該觀音造像手腳部分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出男、女不同形態(tài),與傳說中的觀音由男變女的故事不謀而合。 山上有宋代修建的仙峰巖(現(xiàn)改修為廣欽寺)和普陀巖遺址及43處歷代摩崖石刻。
九仙山風光秀麗,景色如畫,奇石怪洞密布,昔有十二景之稱。奇石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逼真。異洞"大者容數(shù)榻、小者蹲數(shù)人",有的洞里有洞,有的洞洞相通。而彌勒洞,入洞氣象幽深、清凈,光從石縫入,水 從洞底出;洞頂佛光隱現(xiàn),令人如臨仙境,玄妙神奇,堪稱一絕。唐代開元丙辰年(716年)開山僧鄒無比坐化前雕刻的彌勒石刻造像,雕工精煉,神態(tài)逼真,高2.7米、寬3米、 周長8.9米,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九仙山頂觀日出,如東方吐珠,云海茫茫與天相連,九仙山兀立其中,勝似蓬萊仙境。嚴冬飛雪,有北國風光之氣魄!
廣欽寺主持給我們講述一段小故事。有一次,有一批來自臺灣的游客只知道九仙山就是彌勒佛和氣象站,進山要購買20元門票,覺得不值得,主持帶游客從普陀巖遺址入山,游覽獅子峰、天上人間天然松樹盆景園、三角蟾蜍巨石、老龜爬壁、一線天、蛙石、南天門和西天門,沿著古人開辟的石階小道,聆聽山澗流水形成的琴聲等,感受九仙美景是養(yǎng)在深山人未識,下山時執(zhí)意要多交門票費。
九仙峰巒之間有向天獅、只有天等富有情致的景點,置身其間,物我兩忘,天人合一,令人留連忘返。九仙山孤峰聳立,巍峨秀麗,云霞繚繞于山腰,披掛于樹林,仙氣飄渺,處處仙機,步步禪境,大道深藏,妙趣橫生,引人尋幽探奇。
自古登山如做人,靠的是一種精神,要的是一種氣度,講究的是一種意志力量。登山時,量力而行,最得登山之法;意到腳到,腳到眼到,眼到心到,讓那山上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隨著你的心跳呼吸一起起伏。 和山相比,人是何等渺小,人生又是何等短促!將一個人只有一次的如花年華,用于對金錢的追逐或?qū)?quán)力的鉆營,又是何等浪費,何等可悲!人一旦站在山的高度俯視滾滾紅塵,蕓蕓眾生,就會頓開茅塞,像古往今來的智者那樣大徹大悟!
人與自然在本質(zhì)上是血脈相通的。如果說登山是人與山的碰幢,那么讀山則是人與山的神交。只有愛山的人才可能真正讀懂大山,在與山的對話和交流中凈化靈魂,感悟人生的真諦,讓生命如山脈之堅強,如山花之絢麗,如山風之坦蕩,如山泉之清純,如山林之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