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藝人告誡:藝術(shù)創(chuàng)作要坐得住“冷板凳”
一場本該十分莊重的愛心捐贈會,因參與者異常高漲的“追星”熱情,變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合影秀”。日前舉行的一次紫砂藝人慈善捐贈儀式上,一些中青年藝人在募捐箱前大擺POS拍照留念,有的追著到場的名人、大師握手合影,讓現(xiàn)場來賓大為詫異。不少人感嘆道:“想不到素以沉穩(wěn)著稱的陶藝家,竟然也會成為追星一族!”
為何一些紫砂藝人熱衷“追星”?據(jù)知情者透露,主要原因是想沾點名人、大師的“星”氣,提升一下自己的名氣和身價。近年來,隨著紫砂市場的繁榮,不少中青年藝人為了能夠快速成名,從成千上萬的從業(yè)者中“脫穎而出”,讓自己的作品賣個“好價錢”,不惜將大把精力投入到個人包裝和宣傳炒作上。他們四處參加各類評選活動,并樂此而不疲。“XX明日之星”、“XX大賽金獎”、“XX著名協(xié)會會員”等一連串五花八門的頭銜和獎項,足以令人眼花繚亂。曾受過某大師的“指點”、得到某個名人的會見,更是成為不少人津津樂道、四處炫耀的“資本”。
為了達到“轟動”效應(yīng),不少紫砂藝人在創(chuàng)作中千方百計“推奇出異”。你捏制一個“世界最大壺”,我就創(chuàng)作一個“全球最小壺”,“火箭壺”、“月亮壺”等外表絢麗奪目、樣式奇異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至于作品本身是否具有藝術(shù)價值、制作工藝是否精湛,卻用心思不多。一些人整日忙于評獎、開會、交際、評職稱,一門心思花在抬高身價上,哪還有時間專心做壺。于是,請人代工、以次充好、哄抬壺價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屢見不鮮,甚至還曝出“職稱丑聞”、“暗箱評比”等內(nèi)幕,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和宜興紫砂的形象。
紫砂藝人“追星”、“逐名”之風盛行,讓不少老一代藝人深感擔憂。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徐秀棠表示,紫砂作品的獨特魅力,在于精湛的制壺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者必須沉下心來,專心致志做壺,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價值的藝術(shù)珍品。如果把心思一味放在包裝和炒作上,個人也許賺足了人氣和鈔票,損害的卻是宜興紫砂千百年積累下來的“金字招牌”。為此,他告誡廣大中青年紫砂藝人:“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切不可心浮氣躁,迷戀‘一夜成名’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