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入媒體的同學都知道,媒體的求職與其它行業(yè)相比,顯得更加漫長和艱辛。大多數(shù)行業(yè),求職者通過筆試、面試后就大功告成。然而,對于應聘媒體的求職者來說,面試過后考驗才剛剛開始,最終結果還得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實習期之后。
編號:010
姓名:Mars
工作:《21世紀商業(yè)評論》
畢業(yè)院校:復旦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yè)
新加坡新傳媒打頭陣,
準備不充分
從未料到自己的第一次求職面試居然會是一家外資媒體。2004年10月,我結束在央視的半年實習,正趕著寫實習報告。求職賽季剛剛開始,無論心理還是知識,我都還沒有做好什么準備。偏偏此時,新加坡的新傳媒集團的HR到復旦新聞傳播學院招人。
對方正在謀求進入中國媒體市場,希望先制作一些華語節(jié)目在賓館實現(xiàn)落地,所以急需招收一些中國本土的電視制作人員。據(jù)介紹,復試將在新加坡進行。就沖著能有免費旅游的機會,外加專業(yè)正好對口,當時沒有多想我就報名參加了。帶著匆匆準備的一份簡歷去面試時,我這才發(fā)現(xiàn)班上很多同學都穿職業(yè)裝上陣,女生們還都刻意化了點淡妝。我一身休閑打扮,相形見絀,本來完全放松的心情有了一點緊張。
HR非常和善。主要根據(jù)簡歷問了一些新聞采編的問題,她尤其關注我所做過的一些節(jié)目。然后要我說出選擇他們的理由以及對工作職位的一些設想。實際上我和她的交談還比較愉快。介紹了自己的經(jīng)歷后,我還對國內媒體的一些情況作了分析。對于選擇他們的理由,我主要圍繞性格里面喜歡變化的因素進行回答,突出了自己適合從事新聞采編的一些特點。
回想起來,第一次面試也就打60分吧。因為專業(yè)和經(jīng)歷的緣故,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還不錯,所以第一次面試沒有出現(xiàn)怯場?上,有個硬傷———英文。因為從來沒有想到要到外國工作,而且很長時間也沒有進行口語訓練。面試時,中文夾雜英文。我那磕磕巴巴的英文估計是沒通過面試的最大原因。
教訓深刻,求職準備很不充分,起碼少了英語準備和著裝準備。
解放、文新筆試面試接踵來,選擇就得取舍
像我這樣打算進媒體的畢業(yè)生自然不敢錯過文廣、文新、解放三大集團齊聚的上海宣傳系統(tǒng)招聘會。本以為那場招聘會只是走個形式而已,但事實表明那次招聘會還是很有用的。我投出的簡歷基本都收到了回音,拿到了解放日報、新聞晨報、申江服務導報、文新報業(yè)集團和上海商報的筆試機會。
《上海商報》的筆試我沒有參加。而解放日報、新聞晨報、申江服務導報因為同屬于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筆試安排在同一時間,必須作出選擇,權衡之后自己選擇了解放日報。解放的筆試長達3個小時,題量很大,填空部分果然考了傳說中必考的9常委,另外還有很多繁雜的經(jīng)濟和社會知識。而寫作部分主要考察了綜合分析和評論寫作的能力。
考完之后感覺很差,寫作部分應該還可以,評論發(fā)揮得不錯,但是前面的填空和消息寫作都不太理想。所以在春節(jié)過后接到面試通知還是有點驚喜。解放面試的形式很奇怪,8人一組同時進去面對8名考官,但是面試并沒有小組討論,而是每個人進行自我介紹和回答問題。由于每個人表現(xiàn)的機會都很有限,那個問題回答得怎么樣就顯得非常重要。
我碰到的問題是:“怎么看待當時媒體上的海嘯報道?災難報道應該注意什么?”估計考官是看到我簡歷上有過礦難現(xiàn)場報道的經(jīng)歷才問這個問題的。可說實話當時忙著準備各種筆試面試,對于媒體上的海嘯報道還真沒有怎么關注過。于是只好進行一些理念和報道目的、手法上面的闡釋,雖然也能自圓其說,還裝得頭頭是道的樣子,但是自己明白大勢已去。
文新的筆試和南方報業(yè)集團的面試時間沖突,所以我只用了一個小時匆匆答完題目,立即趕去南方的面試。文新的題型和解放的沒有太大區(qū)別。不過有一個翻譯天氣預報的題目還是比較煩人,很多氣象用語都不知道準確的對應單詞,我的翻譯只能保證大致不出差錯。
接到了文新的面試通知時比較猶豫,一是當時正在別的報社實習,二是感覺自己的性格和文新不是很合適,最后抱著一試的念頭參加了。文新還是比較重視這次招聘的,總編輯和各個部門的高層都參加了面試。
面官對于我辦校園報紙的經(jīng)歷很感興趣,我也刻意強調了自己當年如何負責采編、印刷、發(fā)行整個流程。在得知我高中就讀外語學校后,他們還問了一個壓迫式的問題———“現(xiàn)在就讓你出國采訪到底能否勝任?”回答這種問題一定要誠實,所以我非常坦白地說肯定不行,但是我強調了我的條件和潛質,說明: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肯定會盡快提高自己的相關素質,現(xiàn)在不能勝任的工作在半年之后就能夠承擔。
說實話,很少有報社會讓新記者出國采訪。我估計這個問題除了考察信心和能力之外,還考驗了誠實度。
面試順利通過后,我開始到《文匯報》實習。結果我發(fā)現(xiàn)自己果然不適合那里,所以很快就選擇離開。類似的還有《每日經(jīng)濟新聞》,我也是通過面試之后在待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就選擇放棄。
實習非常耗費時間,增加了機會成本,所以如果確定單位與自己的目標不一致的話,盡早離開是明智的選擇。
想進南方報業(yè)卻投錯門
一直對南方報業(yè)集團抱有好感。當面試時間同文新筆試沖突時,毫不猶豫地壓縮筆試時間趕去面試。而技術性失誤讓我無緣心儀的兩份報紙———《南方周末》和《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技術性失誤其實還是自作聰明的惡果。這兩家媒體今年開出的招聘門檻是“研究生以上學歷”,于是我耍了個小聰明,在網(wǎng)申的時候填報了這兩家媒體的廣告經(jīng)營。心想反正面試是一起的,如果自己表現(xiàn)得足夠出色,很可能就能進入采編。
然而,事與愿違。今年南方報業(yè)采編和廣告經(jīng)營的面試時間和題目都不同,我參加的是廣告經(jīng)營人員的面試,而前一條采編人員的面試就結束了,估計結果都已經(jīng)出來了。
小組面試中,我表現(xiàn)得還不錯。之后我告訴HR,其實自己想做采編。但HR告訴我,采編基本確定,希望我考慮轉做經(jīng)營。我知道自己志不在此,勉強接受一個折中的結果會更痛苦。所以我明確表示不愿轉去做經(jīng)營,說出這句話時我明白自己和南方報業(yè)無緣了。
造化弄人,最終歸宿還是南方報業(yè)
當時非常失落,尤其身邊很多同學如愿進入了南方報業(yè)。不過造化弄人,我最終的歸宿還是南方報業(yè)。通過另外的招聘渠道,我進入了南方報業(yè)旗下的《21世紀商業(yè)評論》。
我與《21世紀商業(yè)評論》的接觸要早于集團招聘。這份雜志2004年9月創(chuàng)刊后就有一個與就業(yè)有關的實習生招募。我因為早有進入財經(jīng)媒體的想法,就投了簡歷,也獲得了面試機會。
面試時遇到了很多研究生競爭對手,早聽說財經(jīng)媒體都青睞研究生,所以心里有一點壓力。面試中,考官要求我們15分鐘內做一個符合雜志風格的選題策劃。實際上當天的應聘者都比較缺乏財經(jīng)媒體的從業(yè)經(jīng)驗,而這個策劃不是一篇文章的策劃,是20頁的一個專題策劃,所以我的策劃雖有問題但也比較突出。面官,現(xiàn)在的領導評價是———“你的策劃案比較符合雜志的定位,而且操作性比較強,實際上我們本來就有相關的報道計劃,但是你的策劃案還是延續(xù)了做電視的風格,力圖造就矛盾和沖突,做雜志的話你得作出一些調整。”
策劃提案外,面試另一大重頭戲是要求我們用英文對雜志定位進行討論。很多面友迫于應聘壓力只是一味說雜志好話,而我比較客觀地談了一些市場定位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問題。實話實說特別重要:一方面不能夸大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能瞎說媒體的好話。要知道面試你的都是行業(yè)內的“老法師”,憑你自己的那點伎倆根本別想糊弄他們,也不會因為你毫無說服力的“馬屁”而錄用你。
通過面試之后便開始了漫長而痛苦的實習,大概實習4個月之后才得到最終答復,但是我一直堅持爭取這個機會,因為我在實習的過程當中越來越覺得這就是我要的東西。最終《21世紀商業(yè)評論》成了我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