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簡易的陶窯,搭建在一片狹窄的空地里;一個用木頭做成的的轉軸,安放在地里,用腳一踢就開始轉動。然后,雙手抱著一堆揉合好的陶泥,順著轉軸的方向往上抱,一個缸或一個缽頃刻就做好了。這就是傳統(tǒng)的手拉坯制陶。7月26日,在桐城市雙崗鎮(zhèn)一個陶器廠,記者找到了這樣一群制陶工作者,炎炎夏日下,他們汗如雨下,在悶熱的空間里制造著一件件陶瓷工藝品。
走進簡陋的土式平房,濃郁的泥土味撲鼻而來,平房內,已經(jīng)成型的陶制品堆放得整整齊齊,在這些陶制品旁邊,幾名老人正在轉軸前靜靜地搓揉著陶泥。這是記者走進制陶作坊看到的第一幕,其實在制陶作坊里,每天的大部分時間上演的都是這一幕,猶如一個定格的鏡頭。老人們就是制陶工作者,他們從事了一輩子的制陶,對制陶,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記者的要求下,老人們當場為我們表演了手拉坯制陶方法。這種十分傳統(tǒng)的做陶法實在讓人大開眼界。從起土、碾泥、揉土、下車、踢車、抱圓、成形,做一個陶罐他們僅用了約5分鐘時間,手腳非常利索。然后是晾干陶罐,晾干后再進行燒制,老人們說,大晴天一天時間就能晾干它們,逢下雨天則需要三天時間。“手工制陶是民間技藝的典范,從選土、和泥,上釉到燒制,全憑藝人長年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和手感。”談到對制陶的看法,張老師傅說出了自己的心得。和作坊里其他的老人一樣,張老師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泥土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陶制品。他向記者回憶起自己和制陶的故事:他一輩子都在家中搭窯燒陶,以前,塑料、金屬制品稀少且價格昂貴,一般農村人用不起,所以這種陶器制品在農家具有一定的市場。由于交通不便,他那時候經(jīng)常肩挑一大堆陶器在集市叫賣,雖然是件極為吃力的事,但陶器的銷路還不錯,可以以此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買陶器人的減少,陶制品的市場也越來越小,家庭式制陶已經(jīng)沒有生存空間。如今,他在這家陶器廠打工,每做一個陶器平均也只拿到幾元錢,一個月下來也只有幾百元。
“如今,干我們這一行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啊……”談起自己從事了一輩子的工作———制陶,老張師傅一臉惆悵。制陶是中國傳統(tǒng)手藝,然而,到上世紀80年代末,由于手工制陶技藝復雜,專業(yè)程度高,制作工藝時間長,再加上現(xiàn)代化制陶業(yè)的沖擊,傳統(tǒng)的手工制陶業(yè)開始喪失市場競爭力,昔日輝煌的制陶業(yè)逐步衰落,年輕人要么轉行了,要么到沿海等發(fā)達地區(qū)的陶瓷廠打工去了,更年輕的一代人又不愿意學這古老的手藝。到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陶器廠解散,各自為政,不久就維持不下去了。如今私人承包了這些制陶企業(yè),在此打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如果我們這些老人不在人世了,這古老的手藝也就失傳了。”老人一聲嘆息,道出心中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