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朝外門購物中心,有一家服裝店里經(jīng)營著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生意,就是經(jīng)常有顧客拿著刮破了洞的衣服前來修補。
記者:“怎么弄破的呢?”
顧客:“就是坐車的時候不小心刮的。”
銷售員:“我們這個產(chǎn)品正好彌補你這個缺陷。”
顧客:“這個織補挺貴的,要好幾十元錢。”
記者:“你問過嗎?”
顧客:“問過,它一厘米好像要10元錢。”
這條牛仔褲上的洞在縫紉店里織補要50元錢,店里的老板左正義給它燙個圖案上去,只收10元錢,而且現(xiàn)場修補。不到一分鐘,蝴蝶燙上去了,正好蓋住了牛仔褲上的洞。
顧客:“挺好的,好了,好了,太好了。
燙花補洞的生意左正義一天能接好幾單一件收10元到20元不等。其實燙花補洞只是左正義服裝生意的副產(chǎn)品,他的主要業(yè)務(wù)是在顧客選中的空白服裝上燙花,而這些圖案的新鮮程度能讓周圍攤位的店主們都驚訝不已。
服裝銷售商劉蕊:“原來以為只有這一種,像手繡的這種,我剛才才知道這個,在賣服裝這么長時間,在女裝里很少見過這種東西。”
這些圖案的燙畫在生產(chǎn)廠里是最后一道工序,左正義讓顧客自己選擇圖案在空白服裝上進行加工,追求的是服裝的個性化。但是燙花工序在他這個小店怎么能實現(xiàn)呢?這還得從左正義2004年初剛開始在北京經(jīng)營服裝說起。
左正義:“我來到北京的時候,首先是在官園橋市場,開了一家自己的服裝店,當時主要是從一些批發(fā)市場,比方說廣州呀,或者是石獅呀,或者北京的大紅門批發(fā)一些服裝過來賣,結(jié)果經(jīng)營了一段時間后利潤還是有,但是最終每一批都有壓貨。”
這樣的壓貨對于剛從湖北孝感農(nóng)村出來的左正義來說,意味著有走不下去的風險。開始左正義以為是自己挑衣服的眼光不行,后來在賣服裝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摸索出了一點經(jīng)驗,知道服裝要有個性,顧客才會喜歡?墒墙(jīng)營了一年多仍然逃脫不了壓貨的怪圈。
左正義:“其實我認為非常個性化的,但是消費者還是認為它不個性。”
服裝經(jīng)銷商王文龍:“服裝的采購是一件比較耗時的工作。幾乎要占了整個經(jīng)營一半的時間,即便這樣,壓貨在整個服裝行業(yè)基本是無法避免的。”
在官園批發(fā)市場一個6平方米左右的店面一個月需要近4000元的房租,加上管理費和人員工資,月開資也得6000多元,這么大的經(jīng)營壓力使左正義一直想著怎么在服裝個性上有所突破。2005初,左正義去浙江工廠進貨,這次經(jīng)歷給了他一個啟發(fā)。
左正義:“看見它有很多的工人在那里往休閑裳上,印制一些圖案,并且所有的工人印的都是一個圖案,我當時想,我說這是成批量的生產(chǎn),假如這個圖案只印一張,是什么效果。”
一種圖案只能印在一件衣服上,對于批量生產(chǎn)的工廠來說根本不可能。但是左正義卻還有一個更不可思議的想法。
左正義:“我當時想,假如我能夠買一些空白的服裝回去,然后把服裝廠的圖案,讓消費者自己印制上去,那真正做到獨一無二,體現(xiàn)消費者的個性。”
當時左正義并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比工廠的燙花機器小一點的機器,能夠放進服裝店里,現(xiàn)場完成圖案的印制。結(jié)果沒多久,一次上街使事件有了進展。
左正義:“我在街上走的時候,看到一個廣告,就是個性化制杯,是一種飲水的杯子,后來我就走進去一看,它真是把那個杯能夠制得,把自己的照片能制到這個杯上,后來我就問那個老板,我說能否把自己的照片能夠印到服裝上,他說能呀,這個其實很簡單呀,他說并且這個設(shè)備也不是很復雜,完了我們店里也有。”
在這個店里不僅有印杯機,還有把照片往服裝上燙的燙花機。左正義看到這個機器后如獲至寶,當場花了3000元錢買回了這個機器。2005年5月,左正義從服裝廠進回來了一些空白服裝和圖案,并向廠家打聽好了燙花的原理,以為萬無一失,準備開始一種全新的銷售方式。
左正義:“可以往服裝上燙,并且可以往書包,錢包,襪子,帽子上面燙,就能夠讓年輕人展示個性,加以點綴。”
第二天左正義把機器擺在店里面,每來一個顧客就向他們介紹,通過這臺機器可以燙一些個性化的圖案上去,但是基本沒人嘗試。到下午的時候,總算有一個顧客愿意試一試,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左正義:“我給他燙的時候,我把那個服裝燙糊了。”
記者:“為什么呢?”
左正義:“因為,當時我燙糊了以后,我自己感覺怎么回事呢,我當時,哎呀,我感到非常非常的,覺得不好意思,我感到這下真是麻煩。”
一頭霧水的左正義決定把機器拿回家試好以后,再擺出來,但是這一試發(fā)現(xiàn)情況更糟糕,竟然沒有一件能夠燙成功。
左正義:“但是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它燙不同的面料吧,它需要不同的溫度,它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壓力也不一樣,所以還有一些畫呢,有些圖案呢,它不適合燙羊毛衫,它適合燙休閑裳,也寫畫適合燙羽絨服,它不見得燙文化衫。”
后來左正義明白這個機器比工廠的機器要簡單得多,很多技術(shù)參數(shù)不具體。比如說明書寫的是120度到200度之間,但是究竟哪個溫度最合適呢?還有壓力,完全憑手感。
左正義:“我首先必須要從我身邊的人開始,首先自己要會,那么首先我要找我家里人,找我店里面的工作人員,我說把你的服裝拿來燙,當時他們還不敢接受這個事實。”
銷售員劉霞:“開始他不是還不會燙嘛,他老追著我們要給我們燙,好像這方面特別有隱一樣的。有時朋友找他有事,他也拉著別人來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