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2004年9月U日,陰)
每天準點上班,準點下班,默默地無休止地折騰那該死的軟件。今天也不例外。
從上禮拜二開始,經(jīng)理就讓我主要擔任這個項目軟件的測試,美其名曰“軟件質量保證”,就要保證軟件的質量,測試當然是保證質量的方式之一。我沒有爭辯,心知爭辯也是徒然,而且高層不希望我成天找項目經(jīng)理的茬,影響進度。資本運作當然不是我所能左右的!
每天我機械地運行程序,檢查結果,檢查數(shù)據(jù)庫,截圖,填寫缺陷報告,跟蹤缺陷修復。雖然做得規(guī)范,無可挑剔,我成了孤獨的斗士。
實際上,測試是事后檢驗產品的質量,保證產品符合客戶的需求;而 SQA 的職責是審計過程的質量,保證 CMM 中各個 KPA 過程被正確執(zhí)行。因為 SQA 人員同樣要檢查測試的工作是否也遵循了開發(fā)過程要求,也是要被審計的,由 SQA 同時擔任測試,那么誰來保證測試工作的過程質量呢?這些道理經(jīng)理其實都明白,只不過項目經(jīng)理完成的工作其價值是可見的,誰又能說出 SQA 產出了什么呢?
中午休息時上了一個 CMM 的論壇蹓達,其中有一個帖子比喻得就極其形象:項目組就像是一家餐館,項目經(jīng)理是當班經(jīng)理,他決定做什么,有多少人多少資源來做多大,有多大的風險;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就是主廚,他設計具體做法;程序員就是廚師,配置管理員、系統(tǒng)集成人員、數(shù)據(jù)庫管理員等角色是廚房里面的服務人員。而 SQA 和測試工程師更像是第三方的檢查人員, SQA 檢查的是制作流程是否正確,材料是否使用正確,衛(wèi)生是否做好了,他檢查所有人的工作,包括項目經(jīng)理。 SQA 雖然沒有決定權,但是他有建議權,他向餐館老板負責。測試工程師則更像是試菜的,看看炒出來的菜有沒有合不合口味,有沒有按照客人的意思多放點辣椒,如果口味不對,他們要告訴廚房就可以了。
唉,算了, 就當混口飯吃 ,知足吧。
出局(2004 年10月T日,雨)
又是一個陰雨天。
上班了,像往常一樣,上網(wǎng)看看新聞。
項目已經(jīng)做完了,不過心里極其不爽。 我,雖然掛名SQA經(jīng)理,實際成了一個打雜的,真正 SQA 工作早就拋在一邊。比如協(xié)助完成測試、配置管理,研究實用的測試工具,改進一下開發(fā)環(huán)境和工作過程,甚至幫助項目經(jīng)理匯總文檔、總結實施經(jīng)驗、協(xié)助客戶培訓 ……
10:00 ,經(jīng)理找我,覺得我更適合擔任測試組長一職,但待遇要低一級,問我是否接受。這是公司對待“雞肋”的一貫策略,我明白,上級對我的 SQA 工作予以否定。這一天終于來了,當時的我居然平靜的謝絕了經(jīng)理的好意,感謝公司在這段時間給我提供了這么多的鍛煉機會。然后就說,那我收拾東西去了,經(jīng)理還愣在那。
沒什么可埋怨的,可能是上級對 SQA 的期望太高。實際上,根據(jù)現(xiàn)代軟件工程項目的調查研究,項目管理是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問題是,這個事實說明了“要保證項目不失敗,我們應當更加關注管理”,但是并沒有推論“良好的管理一定可以保證項目的成功”。 質量保證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保證質量,但質量是過程、人、技術三者缺一不可。除了過程外,還與人員、技術有關,而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依賴 SQA 就能保證的,所以 SQA 雖名為質量保證,實際上也就成了項目失敗的直接責任人。
難怪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一種說法“在中國做不了編程的人去做測試,做不了測試的人去做SQA”實際上,這從就反映了 SQA 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在大家的眼里,SQA做的都是文檔功夫。
嗚呼唉哉!
感覺真是一種解脫。吃飯時喝了一瓶啤酒,深圳的秋老虎仍然厲害,體驗著啤酒冰爽的感覺,幸福啊!
下周又要開始投簡歷了,找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下次我能夠找個好婆家,理解這些。還是要思量一下是不是繼續(xù)干SQA。
下過雨后,凌晨兩點的城市空氣清新,望著遠處霓虹閃爍,好美。
后記:據(jù)了解,我的前任婆家在我離開公司的五個月之后通過了 CMM3 的正式評估。小崔,我的繼任者,編程雖然極差,文檔卻是可以按要求完成的,不過,聽說所有的項目文檔都是由他執(zhí)筆的。唉,怎么還是變得跟ISO一樣了呢?只是名稱改了一下。到了中國,任何的標準都有點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