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羊湯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火起來的,而早在八十年代,謝國玉姐妹就合開了這家廖氏羊湯館,較早的進入了羊湯行業(yè).當時,簡陽羊湯的做法很簡單。
羊湯店老板謝國玉:“:那幾年羊肉湯就是熬一下,就給你端起來了,羊肉的味道腥味本來就重,很多的顧客都吃不來。
羊湯有膻味,顧客不愛吃,可謝國玉并不在意,當時全簡陽的羊湯館不過四五家,幾乎沒有競爭.后來羊湯店多了,謝國玉才想到要讓自家的羊湯有點特色,首要的是去掉羊湯的膻味,怎么去呢?她們想到了爆炒.謝國玉的妹妹謝國瑞:“炒頭一個還覺得,味道比以前好吃得多。”
記者:“膻味還有嗎?”
謝國玉的妹妹謝國瑞:“膻味就稍微有點。”
盡管不能徹底去掉膻味,謝國玉姐妹倆還是從爆炒中看到了希望.她們每天都進行嘗試,最后發(fā)現去掉膻味的關鍵是掌握好火候。
謝國玉的妹妹謝國瑞:“就喊廚師,就喊那個三文,就喊我們那個梁三文,就說你把那個火加大一點,第二鍋好了,味道確實是出來了,鮮味也出來了,沒有膻味了。”
就這樣,廖氏馬上推出了爆炒后在熬制的羊湯,一下子打出了名氣.廖氏的生意火了,可是他們爆炒的做法很直觀,很快就被大家學去了.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羊湯獨一無二呢?就在謝國玉苦苦思索的時候,一個漢字給她提了個醒.廖氏:“古人造的字羊字加魚字就是鮮字,羊湯加了鯽魚就鮮一些。”
謝國玉文化程度不高,可她卻深信魚和羊構成的鮮字中就蘊涵著羊湯的最佳做法,為此她做了幾百次的試驗,那么她把魚加進羊湯的做法能不能成功呢?消費者:“感覺湯很鮮,喝起來味道很鮮。”
記者:“你覺得湯鮮在哪兒?”
消費者:“這是它的特點啊,還有它里面有魚的感覺。”
記者:“覺得加魚了之后就鮮?”
消費者:“加了魚之后就鮮。”
如今的簡陽,大大小小的羊肉湯館已經近千家,幾乎每條街道都有羊湯館,激烈的競爭迫使每家都在求新求變.不過在變化的過程中,廖氏有一個做法堅持了20年,所有做羊湯的羊都是謝國玉的小兒子自己挑選來的。
記者:“摸這里是起什么作用?”
廖斌:“摸這里是看油,看羊長得有沒有油。這里是看肉身,抱起來就知道有多重。摸它前面長著那種疙瘩,就證明它長有油,肚子里面長有油,那一種羊肉才殺得多,肉質好。”
廖斌一大早抓的羊是簡陽大耳羊,在簡陽做羊湯的人有一個共識用這種羊做出來的羊湯味道最好.這種羊膻味低,肉質好,就在廖斌抓羊的時候,簡陽的另一家羊湯店胡氏羊湯店也開始營業(yè)了.羊湯店老板樊建興:“必須是定點去采購,簡陽的大耳羊,這個貨源必須要保證,簡陽正宗大耳羊。”
羊湯店老板樊建興:“必須得保證這一點。”
記者:“要不然呢?”
樊建興:“要不然就不行,弄不出原汁原味。”
樊建興祖上就開羊湯館,傳到他這輩是第三代,細算下來他家做羊湯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如今他做的羊湯還保留著祖先傳下來的風味。
羊湯店老板樊建興:“祖?zhèn)飨聛淼,以前就是生姜花椒,胡椒嘛,經過研制過后呢,再加陳皮,中藥材嘛,陳皮,草果,閩姜,加入湯中,湯就更白,味道更鮮。”
樊建興的生意做得很好,在簡陽縣城已經陸續(xù)的開了五家分店,最近他還想開一個羊湯旗艦店,面積四百多平米.記者:“投資多大啊?”
樊建興妻子胡蓉:“起碼要幾十萬元。”
記者:“目前競爭激烈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投資幾十萬元做這個項目,你有多大的信心?”
樊建興妻子胡蓉:“有信心,因為外地來的,都要吃簡陽羊湯,來了就是來吃簡陽羊湯,就說明這個羊湯,外地人評價比較好,都比較滿意。”
簡陽人看好羊湯產業(yè),不知不覺中完善并拉動了當地簡陽大耳羊產業(yè)鏈條.據當地有關部門保守估計,每家羊湯店每天殺兩只羊,全簡陽按七百家羊湯店計算,每天做羊湯就要消耗掉1400只羊,一年算下來僅做羊湯就要消耗掉50多萬只羊,占簡陽一年羊出欄量的一半以上.目前,簡陽市的養(yǎng)羊戶已經突破10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