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釉料中的含鐵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潔白的瓷胎上,入窯經(jīng)高溫燒制,就會產(chǎn)
生白釉。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白釉,是東漢墓葬出土的白瓷。唐代邢窯白瓷、宋代定窯白瓷
、元代景德鎮(zhèn)窯卵白釉、明代永樂甜白釉、明清德化窯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種。
黑釉——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鐵量在高溫中焙燒,便呈現(xiàn)黑色,故名。
東漢時早期越窯已燒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純。東晉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窯,燒制的黑釉瓷釉
面光澤,色黑如漆。唐宋時期由于飲茶的盛行,黑釉茶盞風靡一時,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
水平,成為我國傳統(tǒng)的瓷器品種之一。
紅釉——釉料以銅為主要著色元素,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焙燒,便呈現(xiàn)紅色,故名。宋代鈞窯
、元明清景德鎮(zhèn)窯釉里紅、鮮紅、郎窯紅、豇豆紅等,都是銅紅釉的名貴品種。
青白釉——又稱影青。以含鐵量很低的氧化鐵為著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間,白中泛
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鎮(zhèn)窯始燒,胎質(zhì)潔白細膩,刻、印暗花。安徽、福建、湖北
等地瓷窯亦都有燒制,形成南方“青白瓷系”。
卵白釉——釉呈失透狀,色白微青,好似鵝卵色澤,故名,元代景德鎮(zhèn)窯始燒,元代軍事機
關(guān)樞密院在景德鎮(zhèn)訂燒的卵白釉瓷,在印花花卉間印有對稱的“樞府”二字款,故又稱“樞
腐瓷”。卵白釉瓷延燒到明初。
甜白——白釉的名貴品種之一。明代永樂景德鎮(zhèn)窯創(chuàng)燒,在有暗花紋飾的薄胎器物上,施以
溫潤如玉的白,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器物見有有小盤、小罐等。
粉青——青釉的品種之一。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施釉較厚,入窯后經(jīng)高溫還原焰燒成,釉
色青綠之中顯粉白,有如青玉,故名。粉青釉為南宋龍泉窯制,清代雍正景德鎮(zhèn)窯的粉青釉
產(chǎn)品十分成功。
梅子青——青釉的品種之一。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層比粉青更厚,入
窯后經(jīng)高溫強還原焰燒成,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龍泉窯創(chuàng)制的杰
出青釉品種。
兔毫釉——黑瓷的名貴品種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銹色條紋,狀如毫,故名。其
成因是由于高溫下釉料中金屬的飽和溶液在緩冷過程中析出的晶體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窯燒制
的毫盞最為著名,江西、四川、山西等地瓷窯也有燒造兔毫盞的。
油滴——黑瓷的名貴品種之一。在黑釉器上布滿具有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形如油滴,
故名。其成因是由于燒成時鐵的氧化物富集某處,冷卻時這些局部形成飽和狀態(tài),從赤鐵礦
和磁鐵礦中析出晶體而成。盛燒于寧代,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瓷窯都有燒制,以山西臨汾
窯為多。
釉里紅——釉下彩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繪,施釉后經(jīng)高溫焙燒而成
,白地紅彩,紅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鎮(zhèn)窯,明清時產(chǎn)品更為絢麗。
鮮紅——銅紅釉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元素,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焙燒而成,由于這種紅
具有鮮艷的紅色,故名。明代永樂景德鎮(zhèn)窯的鮮紅產(chǎn)品,紅艷勻潤,極為珍貴。
寶石紅——銅紅釉品種之一。因釉色中閃爍出紅寶石一樣的色澤,故名。又因這種釉色常作
祭祀用器,又稱“祭紅”。創(chuàng)燒于明代宣德景德鎮(zhèn)窯,品種有盤、碗、洗、高足碗等。
郎窯紅——銅紅釉品種之一。清康熙時督陶官郎廷極,在景德鎮(zhèn)仿照明永樂、宣德紅燒制的
新品種,以其姓氏命名。釉色紅艷奪目,釉面除大片裂紋外,還有不規(guī)則的牛毛紋。器物口部
呈淡白色,器物底邊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脫口垂足郎不流”
之說。品物以厚胎大件瓶、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