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燒烤不變
“我們在上海做了19年燒烤。剛來的時候,真如新村這里還荒得很,哪像現(xiàn)在這么繁華。”老板娘指著店外,“我和我老公兩個,就在一片平房里走來竄去地打游擊。”
那個時候,黑暗料理界還不像今日這樣熱火朝天。很多人和“胡子燒烤”一樣,自行車上擺著個燒烤架,城管來了就跑,風(fēng)頭一過就出來擺攤。
“其他人都長得差不多,我老公有特色,人家都管他叫‘胡子’,時間一長,名氣就出來了。”說起當(dāng)年從“成名”到“走紅”的過程,老板娘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一片平房推倒后,“毛胡子”在公車站前租了現(xiàn)在的這個小攤位,固定下來。老板娘說,他們是最早固定下來有店面的燒烤攤,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人,再加上分量足味道好,很快就打響了名號,成為燒烤界里的“天王巨星”。
晚上11點多,人逐漸又多了起來。老板娘口中的夜宵第一次高峰到來。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走進了店里,接過小工手上的扇子,一邊煽火,一邊招呼起了客人。根本都用不著介紹,只憑著臉上“薩達姆式”的絡(luò)腮胡子,隨便誰看見都會知道,他就是這家“毛胡子碳烤”的老板。
“就是因為他的胡子,我們才和別人不一樣,我們的生意才這么火。”老板娘談起丈夫的那把大胡子時,滿臉都是笑容。
“毛胡子”和那個小工忙于本職工作,無暇顧及其他,而健談的老板娘則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發(fā)家史:“最近幾年城管越來越嚴,路邊燒烤都快被清理光了,我們租了這個小攤,生意倒越來越好。前年還把旁邊一家門面租下來開飯店,當(dāng)然,主要還是靠燒烤吸引顧客。”
11點的一撥夜宵人群逐漸散去,店里面的小工又抽出一瓶礦泉水狂喝起來,原本身邊滿滿的一箱礦泉水已經(jīng)都變成了空瓶子。
但是收工的時間還早,一直到夜里3點關(guān)門前,“毛胡子碳烤”總不乏人光顧。附近那群加夜班的小白領(lǐng),開餓了肚子的‘的士’司機們,一起撐起了“毛胡子”的夜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