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藝博會”上,由璟通藝術品公司組織展出的一批仿古粉彩瓷引起了參觀者的關注,這批仿古粉彩瓷是景德鎮(zhèn)藝術瓷廠的老藝人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制作的。
當今陶瓷藝術品市場存在這樣的誤區(qū):談仿色變,評仿嗤鼻,見仿生怒,恨不能再踩上一腳。其實這些并非明智之舉,對待仿古瓷品,最好還是持唯物辯證態(tài)度:對那些以仿充真,牟取暴利者,當然要
加以揭露;但對那些標明仿古瓷品,而且由高手制作,工藝精美,則應另眼相看了。
仿古瓷品歷代都有,而且延續(xù)數百年至今已成為博物館珍藏的藝術品。日本箱根美術館收藏一件官窯瓶,見于《世界陶瓷全集》宋代卷,實為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仿官器物。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器物中,原典藏名稱為宋代官窯的粉青三層方壺,但從傳世官窯器物及窯址發(fā)掘情況來看,此件當為明清時期的仿品。如此事例,恕不一一枚舉。而今,我們總不能因為它們是清代仿品而將它們從博物館清除出去,甚至砸碎吧?殊不知清代仿品至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古董了。
新中國成立后,民國時期的景德鎮(zhèn)繪瓷名家大部分被集中在陶瓷美術合作社工作,王錫良、張松茂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當年都在合作社工作,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于1958年9月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了景德鎮(zhèn)藝術瓷廠。藝術瓷廠可謂“名家匯集,高手輩出”,廠內又設特藝室,分人物組、山水組、花鳥組,當年在特藝室工作的趙惠民、王隆夫、章文超、曹木林、余文襄、吳元清等人,日后都成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和工藝美術大師,就連當年是助理設計員的王安維,后來也成為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教授、陶藝名家。因此,景德鎮(zhèn)藝術瓷廠是工藝美術大師們展示技藝絕活的平臺,是培養(yǎng)工藝美術大師的搖籃。藝術瓷廠老藝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制作的仿古粉彩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理由有三點:
其一,仿古粉彩瓷大都由身懷絕技的老藝人和繪瓷名家親手制作,如粉彩《群仙瑤池赴宴圖》雙耳瓶,由老藝人楊家鑫精心制作,瓶身通景畫面上,單單人物就有近80位,姿態(tài)各異,不愧為仿古粉彩瓷中的精品。
其二,仿古粉彩瓷在傳統(tǒng)施彩技藝的基礎上,發(fā)展了粉彩織金、青花斗古彩等施彩新法。如墨彩圖案斗方《云龍》金鐘瓶,是老藝人吳元清的代表作。他素以墨彩描金圖案裝飾而著稱,講究工筆精繪,并以紋飾華麗而取勝。《云龍》金鐘瓶以黑、紅、赭為主色來表現紋飾畫面,以黑色為主調,用金線勾勒,其筆下的金龍金鳳活靈活現,紋飾繁復,色階豐富,色調溫潤,頗有官窯氣派。
其三,仿古粉彩瓷在燒造技術、圖案設計、施彩技藝、制作流程等方面,都嚴格按照官窯制瓷的工藝要求來制作,由于粉彩彩繪技藝不斷發(fā)展,仿古粉彩瓷出現一批精品。
目前,已經有一些有識之士把收藏的目光投向仿古粉彩瓷了,去年在一次拍賣會上,由老藝人仿制的乾隆石渠寶笈畫的一套花鳥瓷板,成交價88000元,這無疑是一種信號:收藏仿古粉彩瓷的時機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