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年間,朝廷調整財經政策,瓷器上升為出口特產第三位,予瓷業(yè)發(fā)展以生機。時德化的瓷窯均是平頂條形或方形小窯。適應不了出口需要,瓷工因出口壓力大而苦惱。紹圣元年(1094)間,瑤臺市(今寶美村)的林炳率先試拱大窯。一直塌頂。為競其志,熬夜思索坍塌原因,就敗窯前瞌睡中夢見仙女臨前,袒露雙乳凸腹,喉吐煙霧指點。醒來,按仙姿所示,砌拱圓穹頂主窯室,兩旁砌奶窯(也叫獅耳),砌窯囪拔焰消煙。砌就投燒,一舉功成。燒出量多質晶瑩的瓷器來。各窯仿砌,林炳不辭勞苦奔走指教。為感仙女恩德,按夢中所見英姿塑玄女像,建玄女宮奉祀。并尊虞圣大帝(舜帝)為瓷業(yè)圣神。后來,林炳應聘赴江西傳技,一去杳無信音。同仁擬已仙逝,塑林炳像在玄女之右,尊為窯坊公。時各窯均仿塑圣像奉祀,建新窯時,都要迎窯坊公監(jiān)窯,舉行祭窯儀式。
明朝初,林朝景募資擴建玄女宮,平地基時,發(fā)現白瓷土沙層成片深厚,斷為早年陶瓷土舊址,改名為白沙宮。過后,在宮右畔建條瓷窯。至清·咸豐六年(1856)又重修,更名窯尾宮,雅稱霞美宮。加奉朝天圣侯文天祥和閩王王審知圣像。是時,林、蘇兩姓為爭擺三月初九日朝天圣侯圣誕正日,告到縣衙去,縣官吳公即判:正日初九林姓擺,初八蘇姓先擺。并撰贈對聯:
東山權作南山壽,對面相逢;
八日先稱九日觴,誠心恐后。
聯文說的是:兩姓本先來后到,如四時交替,春夏季節(jié)如兄弟,共構歲月輪回,先敬后敬都為誠心,神明公正,先受后受同等保佑,決無偏心。于是心服口服沿為慣例。
至清·同治年間(1862一1874)蘇學金募建下堂及回廊。懷念林炳率先砌成大窯,解決燒成難關,也為此后發(fā)展成多窯室連環(huán)的龍窯奠定技術基礎,乃人中之龍,又更名為祖龍宮。加奉龍湖寺的三代祖師神像。
后因年久失修,日漸破損,當破除迷信風行時,佛神盡毀,祖龍宮作為生產隊隊址,得以保留。
至一九七九年春,原本以從事瓷業(yè)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寶美村,在黨中央兩個農業(yè)文件恩惠下,集體、個體的瓷業(yè)想復興而舉步維艱中,瓷業(yè)諸同仁又懷念玄女和林炳面對瓷業(yè)發(fā)展中敢于攻克燒成難關的無畏精神,想借此造就具有勇于開拓進取的毅力和敢于致富的雄心壯志的新一代瓷工。于一九七九年正月十八日公推林睦柱、林開清、林瑞業(yè)、蘇珠申、蘇錫樵、蘇瑞林、蘇金店、蘇玉恭、蘇興良、蘇銀協(xié)等人為董事,籌資鳩工重修祖龍宮,增建護屋、戲臺、金爐,重塑諸神像。至一九九0年重修落成,終于形成一股配合政府推行致富政策的無形的精神動力,實現了家家戶戶事瓷的繁榮局面。
一九九三年,舉辦林炳燒成革新九百年慶典,展出全村瓷器得獎和優(yōu)秀產品,列榜公布得獎產品及創(chuàng)作者名單,對國家創(chuàng)利稅的貢獻。慶典錄像帶傳至臺灣及東南亞各國有林、蘇兩姓后裔的地方,招來各地尋根訪祖團回鄉(xiāng)觀光。祖龍宮名氣突兀。德化縣文物管理委員會于一九九六年十月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列為旅游景點。
祖龍宮歷史悠久。坐落寶美村中福全寨山麓,山環(huán)水復,林木蔥蘢,空氣清幽,天井中有清冽甘甜的泉水長流,世人以為神奇,有楹聯文日:“朝天祥云八方皆仰德;圣侯甘露萬眾盡感恩。”贊頌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舉兵抗元,解除蒙古貴族入侵后強加給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的痛苦,此深思似祥云甘露。
宋元時的屈斗宮古窯址,就在祖龍宮頭上,兩景相連,展示出林炳的功績對瓷業(yè)發(fā)展史的深遠影響,相互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