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建立以后,到高宗、武后時期的墓葬中,隨葬俑群已顯示出盛唐的時代風貌。甲胄武士形貌的鎮(zhèn)墓俑已改為足踏臥獸的天王形貌的鎮(zhèn)墓俑,還出現了體高與天王狀鎮(zhèn)墓俑近同的盛裝文官和武官俑,文官俑戴介幘,武官俑戴弁冠,姿態(tài)端莊。自西晉以來作為出行俑群行列中心的牛車,已經為鞍轡鮮明的駿馬所取代。原來流行于南北朝至隋,以重裝騎兵為前導的軍事氣氛濃郁的出行對列,這時已充滿享樂歡快的色彩,重裝騎兵逐漸消失,大量出現的騎士或手臂駕鷹,或攜帶獵犬、獵豹,組成外出狩獵的行列。隊列中還有騎馬的鼓吹樂隊以及打馬球的騎手。
就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釉彩絢麗、造型生動的三彩俑,達到了中國古俑藝術的最高峰。這是以一種釉彩多變的低溫釉陶(燒成溫度約在800-1100攝氏度)制作的俑,釉色鮮艷但不透明,色彩以黃、綠、赭色為主,所以俗稱“唐三彩”。實際它的釉色并不止3種,還有藍、黑等色。
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社會經濟的空前繁榮導致人們崇尚奢靡之風,促使三彩工藝達到它的最盛期。這時三彩俑的人物造型,體態(tài)肥滿豐腴,特別是女俑,高髻長裙,面容富態(tài),雍容大度,反映當時社會流行的審美風尚。人物造型準確,輪廓曲線富于變化,顯示了唐代人物圓雕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
唐三彩作品中造型最為生動的是駿馬,最具代表性的是葬于723年的鮮于庭誨墓中出土的兩組4件三彩馬。它們的體高都超過50厘米,兩匹毛色純白,另兩匹是頸部帶有白斑紋的白蹄黃馬。4匹馬造型都極生動,長頸肥軀,體骨勻稱,馬尾結扎成彎角形狀,馬具鮮明、轡和鞍、鞦的革帶上都飾著漂亮的黃金花和杏葉。一對白馬的長鬃剪出當時流行的“三花”飾,另一對白蹄黃馬只將馬鬃剪出一花。鮮于庭誨墓中還出土了一件極為罕見的駱駝載樂俑,在駱駝背馱載的平臺上,塑出四人樂隊和一名起舞的綠衣胡人男子。駱駝造型雄健優(yōu)美,樂俑、舞俑形象生動。